国际云注册门槛详解:哪些云厂商对中国用户更友好?

说到注册云,最容易卡住人的点就是付款方式。大部分国外厂商都盯着信用卡,尤其是双币卡,没卡就寸步难行。我当时就是折腾了半天,才发现不同平台的要求差别还挺大。这里按我自己踩过的坑来讲,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。
AWS(亚马逊云)
AWS 是必须信用卡的,国内的 VISA 和 Master 都能过。我当时用招行的双币卡,秒过,扣了一美元,过几天又退回来了。这个流程挺正常的。问题是如果你完全没有信用卡,那 AWS 基本就没法开,除非找代理帮忙。
GCP(Google Cloud)
GCP 最折磨人。它不仅要卡,还要账单地址跟卡完全匹配。我试过两次,用的都是国内卡,第一次注册就直接拒了,第二次过了几天就给我停号,说是风控。我身边很多人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,感觉对国内用户非常不友好。
Azure(微软云)
Azure 也要卡,不过比 GCP 松一点。国内的双币卡大部分能用,就是验证的时候会比较慢。我记得我注册的时候,扣了两美元,快一个星期才退回来。整体难度一般吧,至少不像 GCP 那么变态。
阿里云国际版
阿里云国际版算是最省心的,邮箱加海外手机号就能开。我自己是用 Gmail+泰国手机号注册的,很快就过了。如果你没有海外手机号,可以让代理商帮忙。更重要的是,它支持支付宝和 PayPal,不需要信用卡,直接用国内常用的支付方式就行,对中国用户非常友好。
腾讯云国际版
腾讯云国际版和阿里差不多,也支持支付宝。注册体验和国内版很像,操作简单。我试的时候感觉和开国内账号差不多,没有什么额外的门槛。对没有信用卡的人来说,这两个平台是最推荐的。
华为云国际版
华为云国际版有点尴尬,部分区域要卡,部分区域能支付宝。体验上比 AWS 和 GCP 好,但没有阿里和腾讯那么顺畅。我有一次注册亚太区的时候就要求绑卡,结果折腾了一阵才搞定。
总结
如果你完全没有信用卡,建议直接用阿里云国际版或者腾讯云国际版,支付宝就能付钱,非常方便。如果你手里有卡,那 AWS 和 Azure 都能开,生态也比较成熟。GCP 就算了,真心麻烦,很容易被封。还有一个折中的办法,就是走代理渠道,比如 NiceCloud,他们能帮你开 AWS、GCP 这类账号,还能走支付宝付款,省下不少事。
一句话总结:没信用卡就别浪费时间折腾 GCP 了,阿里和腾讯最适合国内用户,有卡的话 AWS 和 Azure 是不错的选择。
相关产品
华为云Flexus云数据库
面向中低负载场景,如电商直播管理、小程序后台、游戏服务器开发测试等
云数据库 Tair
支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和企业级能力,包括全球多活、任意时间点恢复和透明加密等。
Amazon EC2
提供多种优化实例类型,灵活匹配不同应用需求